在论文图4f的催化剂稳定性测试中,计时电流曲线(如下图红色箭头所指部分)的噪音出现重复。作者告诉编辑部,这个图的原始数据无法找到,将提供新的实验数据来支持这些发现,编辑部目前正与独立专家磋商,进一步调查这个问题。一旦得出结论,编辑将提供更新。所有作者都同意这篇声明的发表。
原文中的图4f
近几年,由于鉴别技术的进步,导致学术不端事件频发。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出版社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对于期刊论文质量的把控愈加严格。而防止论文造假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让作者提供原始数据,甚至是数据的处理过程、所使用处理软件的序列号等详细信息
在此我们需要提醒大家,实验的原始数据需要做好整理、归档和备份,特别是现在的办工、数据处理都在电脑上,万一电脑故障或者说数据需要复核,找不到原始数据,可就又要返工了。
但我们需要提醒各位作者的是,很多期刊虽然在Guide for authors中并没有要求必须提供原始数据,但如果审稿人在审阅和演示论文内容的过程中需要原始数据的支持,也会要求作者补充提供原始数据。若此时作者无法提供,也可能会面临被拒稿。
①、保存原始图片,主要是摄像或拍照的图片(彩图)。
②、保存原始数据,主要是EXCEL文件。
③、保存统计数据,主要是SPSS数据文件。
④、保存软件作图文件,主要是sigmaplot、AI及SPSS作图可修改原始图片数据。
⑤、保存最终实验数据,主要是手稿、PPT及图片。
这不仅是为了防止投稿的时候需要,也能让自己行文时逻辑更为清晰。
当我们所匹配的目标期刊在在线投稿系统或投稿须知中有提交原始数据的提示或要求时,应在在线投稿系统,找到填写信息栏中的“原始数据”项,来进行上传。否则可能面临文章无法提交成功的情况。
这些风险情况包括:
①、公共数据库中存在转载未标注版权的隐患;
②、大型数据库授权不完全风险;
③、科学合作未明确商定使用范畴风险;
④、公司事后不合作、不提供原始数据风险;
⑤、使用他人发表论文结果,他人被撤稿风险。
科研之路不易,诚信、真实与严谨永远需要被放在首位,我们一方面要杜绝数据造假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在日常数据的留存问题,以免自己的辛苦研究最后都付诸东流。